如何與客戶談論風險

成為風險管理大師,讓自己突圍而出。

您視自己為風險管理大師嗎?不過您相信與否,您就是。您與生俱來就擁有本能的風險管理技能,並隨著日子有功,這些技能透過向他人學習(包括父母)得以提升。因此您已是人生風險管理的大師。您做這件事已有很長日子,實際上已將風險管理流程內化,以至無法清楚闡明自己所遵循的風險管理流程。透過重新連繫我們人生風險管理流程的步驟,並採用這些屢經實證的步驟來管理其他風險,我們應對任何風險時也能一如管理普通生活風險般,顯得輕鬆自在、信心十足。

大部分對風險的定義是某種損失、發生某種不好的事情、未能達成某種目標,或者在投資方面,則是出現意料之外的波動、標準差、危害或威脅。但這些都只不過是風險出現的結果或後果——而非風險本身。若將風險定義為「結果有別於期望之區分程度」具有賦能之效,皆因我們能更好地掌控自身期望;我們的一連串期望越是貼合現實,就越是容易辨別及優先應對我們所面臨的潛在風險。您對風險的定義便是您建立整套風險管理對策的核心根基。

讓客戶和準客戶知道,除了保險和理財規劃、投資管理及退休規劃服務之外,您還能提供全方位的風險管理規劃服務,這一點已足夠令您與眾不同。換句話說,您能幫助人們達成理財目標,降低過程中出現種種噩夢和痛苦負面驚喜的可能性和影響。然後審視個人化風險管理規劃的眾多好處,問客戶是否希望您為其做一份這樣的規劃。

取得客戶的同意,沿用上述具賦能之效的風險定義,然後羅列每名客戶憂慮或應該關心之風險(不論正負面)清單,從而釐清風險。若能先熟悉兩大主要高等級風險類別,然後再辨別每個人在各個類別所面臨的風險,那麼釐清風險這個關鍵步驟就會來得容易得多。

1.外部風險(外界帶來的風險):意外、危機事件、經濟動蕩、黑天鵝事件

2.內部風險(我們自身的風險):決策風險、隨機規律、錯誤認知/錯誤的資訊/假設、過度自信、偏見、情感凌駕於邏輯之上

分析管理每種風險適用之風險管理策略的優劣、有效程度和成本:保險、擔保、多元化、對沖,以及靜待利用估值過高或過低等極端市場走勢的時機。

一旦設立好投資目標,辨別出風險並排列風險應對的先後順序,以及決定好風險管理策略之後,便是時候進行決策前的最終檢查:潛在回報能否抵銷風險?我們的風險管理規劃是否充分且行之有效?我們是否出於羊群心理,盲目跟從大眾的做法,讓情感凌駕於邏輯之上——抑或有邏輯地管理情感?

在您的業務中加入全方位風險管理規劃及教育服務,將為您帶來絕佳機會,化日漸加快的全球變化及不斷升溫的焦慮情緒、不明朗因素與對其構成風險的憂慮,為發展業務的強大動力,並促使客戶更加快樂無憂。

作者
Michael T. Carpenter 是《風險睿智投資者:如何更好地理解及管理風險》(The Risk-Wise Investor: How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nage Risk) 一書的作者。
3 MIN 閱讀時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