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明白篩選的益處,這有助我們躲開干擾、抓住機遇。那為何許多理財顧問仍不加篩選地經營業務,白白耗費而非投資他們的時間呢?許多理財顧問都身陷這種境地。要麼完全沒聚焦利基市場,要麼只著眼於一個(或許多個)利基市場,但效果卻不如預期。我們來深入探討這個話題,看看窒礙理財顧問最佳化利基市場的五大障礙。
- 這很重要,但並不緊急。許多理財顧問都想打進利基市場,但日復一日,這項工作卻淪為了他們待辦事項清單的最底層。有那麼多火頭要撲滅,很容易就會困身於燃眉之急。我們往往覺得,叫個外賣午餐都沒有時間,更何況決定如何專精化呢?當困身於被動反應模式時,我們往往會聽天由命,而非採取主動。每當稍有空閒時,我們很自然就會把事情拋到一邊,宣稱自己以大局為重,但我們必須牢記,我們今天所做(或不做)的事決定了我們的未來。重要而不緊急的事情,最終往往是對我們未來影響最深遠的事情。
- 懼怕變得過於專精。許多理財顧問不肯專注一個利基市場,因為他們認為這會導致客戶匱乏。他們擔心一旦走向專精化,會喪失無數潛在客戶。而且,他們不想將任何人拒之門外。但如果他們能轉變思維,便會意識到客戶多的是,走向專精化只會令他們吸納到更多客戶。專注於一個利基市場,不等於要拒絕所有不符合利基市場條件的客戶。只是在市場推廣時,針對性可以強一點,對所接受的客戶更加揀擇。
- 舊方法將來行不通。許多理財顧問取得了一定成功,然後就裹足不前了。他們認為繼續以往的做法就可以了,然而這無法讓他們更上一層樓。如果您從未專注於特定利基市場,或者有一段頗長時間只專注同一個利基市場,要是您能邁出大膽的一步,或者作出稍作調整做出重要轉變,您的業務將迎來新的篇章。留在舒適圈固然很棒,但保守取態難以實現突飛猛進。
- 缺少什麼。很多時候,理財顧問會經歷各種情緒,儘管他們已表現甚佳,卻依然覺得若有所失。這通常是因為他們感覺自己每日的生活脫離了他們的宏大志向——不論是他們的個人使命、個人核心價值觀,或者希望創造的未來願景。如發生這種情況,無論利基市場有多么專精,您都很難充分發揮目前業務的優勢。
- 未明目的地,徒畫路線圖。假設您要帶上所有家當,跟您的摯愛一起去航行,但是完全不知道要去向何處,那麼您還會去嗎?多半不會。但問題是,我們做業務時經常會這樣做。我們就像拼命三郎一樣,只想走出去,不管三七廿一行動起來。奈何很多時候,我們只顧前進而犯下錯誤,以致無法發揮利基市場的最佳優勢。哪怕您划船划得再起勁,航行方向也是錯的。若然我們不花時間後退一步,看清楚前方是何地,最終只會白白耗費光陰,當下看似生產力十足,實則哪兒都去不了。